本报讯 “曾侯乙编钟的钟架是由六个青铜配件武士和八根圆柱,承托着七根彩绘木梁构成的曲尺形。”昨日,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“移动博物馆”开到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,大学生哥哥姐姐的精彩讲解吸引了众多小学生。
这个“博物馆”是该校22名大学生办起的,他们都是省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。为了配合武汉市建设“博物馆之城”,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,前往武汉周边市州和远城区,通过图片的形式,为那些不方便到省博参观的中、小学生送文化上门,重点讲述曾侯乙墓和曾侯乙编钟、越王勾践剑、元青花、郧县人头骨等四大镇馆之宝,带大家领略楚文化的精粹。
12日的演讲是他们的第二站,此前,他们曾在仙桃一学校办了次“移动博物馆”。这一活动得到了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和称赞。
在“移动博物馆”现场,记者看到,当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播放出来时,孩子们脸上写满了问号,不知道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,当看到曾侯乙的图片时,孩子们都期待着看到实物,现场去听一场演出。
该校辅导员满涛介绍,“移动博物馆”将每月举办一讲,计划走遍武汉每个远城区及周边市州。
(原载《长江商报》2012年4月13日)